一场考试改变的词义咱们今天要聊的“破天荒”,可不是形容天气反常,也不是说谁胆子大敢捅破天。这词儿背后藏着一个特别接地气的故事——**它最初是专门用来夸人的**!而且这事儿得从一千多年前的“高考”说起。 唐朝那会儿,读书人想当官基本只能靠科举。但有些地方因为文化底子薄,年年考试都挂零蛋。比如当时的荆州(现在湖北一带),连续50年没出过一个进士。直到公元850年,一个叫**刘蜕**的考生突然中榜,当地人激动坏了,直接喊出:“这简直是破了咱们的‘天荒’啊!”
唐朝人怎么玩梗的别以为古人不会玩网络热词。刘蜕中举后,“破天荒”迅速成为当时的爆款词汇。有个叫孙光宪的文人,在《北梦琐言》里专门记载了这事,还提到个细节:**刘蜕收到的奖金是用“破天荒钱”的名义发放的**,这操作简直比现在公司发奖金还讲究仪式感。 更有意思的是,这事儿还引发过学术争论。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《六一诗话》里说荆州其实出过其他进士,但老百姓不管这些——**他们需要个励志故事,于是就认准了刘蜕这个“破天荒第一人”**。 从地方梗到全国热词“破天荒”能火遍全国,靠的是它强大的适应性:
《红楼梦》里贾宝玉作诗被夸“破天荒”,《镜花缘》里海外奇遇被称为“破天荒见闻”。这个词就像现在的网络流行语,从特定场景逐渐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。 现代人怎么用才地道虽然现在没人用科举了,但“破天荒”反而更活跃了。注意这几个使用诀窍:
下次遇到这些情况可以试试:
|